韓國陶瓷概述

韓國陶瓷史

韓國陶瓷的歷史,始自土器。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,出現貼飾紐帶狀裝飾紋樣的突帶紋土器,不久後,刻飾著斜線紋樣的櫛目紋土器亦傳播擴展至韓國全境。公元1000年左右,土器演變成為與彌生土器相類、素面無裝飾的無紋土器。公元前後,轆轤與窯燒技術自中國傳入,瓦質土器就此登場。以此瓦質土器為基礎,三國時代的高句麗、新羅、百濟、加耶,因此生產出 被稱為「陶質土器」的灰黑色土器。與此同時,也出現了施掛釉藥並以低溫燒製的綠釉陶器,其在接下來的統一新羅時代得到極大發展。

時至10世紀的高麗時代(918-1392),韓國開始燒製青瓷與白瓷。儘管韓國青瓷的出現,是受中國浙江省北部的五代越窯的影響,但12世紀時,釉色深邃青翠、似翡如翠的所謂「翡色」瓷器,以及利用白黑發色的土料鑲嵌至胎體中的「象嵌」裝飾技法等,都展現了高麗青瓷特有的風姿。位於西南部的康津以及扶安,為高麗青瓷著名的兩大產地。同時期的陶瓷製品還有以鐵料描繪紋樣的青瓷鐵繪及黑釉器。14世紀時,政治上的不安定也影響了青瓷的生產,曾經達到藝術頂峰的高麗青瓷,為符合實用及大量生產的需要,一變而為色調帶灰質地堅硬的面貌。

進入朝鮮時代(1392-1910),以白土於高麗王朝末期的高麗青磁上,施以各色裝飾的「粉青」器(在日本稱其為「三島(Mishima)」),於此時登場。不同於高麗青磁細緻的紋樣,粉青器的裝飾風格顯得大膽而自由。例如,以粗刷刷掠器表,留下的如紋樣般刷痕的刷毛目,以及將器物沾浸白泥用以裝飾的「粉引」。另外,著名的粉青鐵繪,則因燒製地點位在忠清南道公州郡反浦面基隆山一帶,又被稱為「雞龍山(Keiryuzan)」。這些粉青器有部分傳入日本,並被稱為「高麗茶碗(Korai-jawan)」而流傳下來。

另一方面,15世紀初期左右,白瓷的燒製真正進入正軌。白瓷清淨素雅的形象,與作為朝鮮王朝統治理念的儒家思想甚為相應,因此取得了領導性的地位。被視為帝王之器的白瓷,由分布在京畿道廣州一代的官窯進行燒製,地方窯場則遲至16世紀後半才開始燒造白瓷。另外,以鈷料於白瓷上描繪紋樣的青花(染付),於15世紀中葉開始燒製,清新又具藝術性、帶有朝鮮王朝特有之風格。然而17世紀左右,一度無法自中國進口鈷料,而以發色呈現褐色的鐵料作為替代顏料。以鐵料描繪紋樣的「鐵砂」自此開始流行。至18世紀前半,出現一類在日本被稱為「秋草手(akikusade)」青花瓷器,白瓷色泛乳白,紋樣淡雅。1752年,官窯固定設置在廣州分院里後,在安定的環境下,除青花、鐵砂及辰砂(呈色紅色)等巧妙的作品之外,也製作迎合文人喜好的文房用具與酒器等。進入19世紀,隨著中產階層的興起,出現了祝願長壽和子孫繁榮的吉祥紋飾,以及運用民間繪畫元素表現之祈求現世利益的紋樣。這些也成了當時工藝品中具代表性的表現樣式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