鑑賞指南

1.所謂陶瓷器

所謂的陶瓷器,係指以黏土塑形,再經燒製成形之器物。依據所用黏土的種類以及燒成後胎體的硬度、密度、吸水性和是否施釉等物理條件,可大致區分為土器、炻器、陶器及瓷器。然上述分類,並無嚴格標準,中國、日本、韓國與歐美在區分界定上,均存在差異。

土器

以黏土塑形,但不施釉,以約攝氏700~800度的低溫燒成。質地鬆脆且吸水性高(10%以上),但因具備高耐火性之特點,適合用於炊煮與貯藏。代表性的例子有中國的紅陶、彩陶及日本的繩文(Jomon)土器、彌生(Yayoi)土器等。在中國,具備上述特徵的土器,通常被冠以「陶器」之稱。

炻器

為英語stoneware之日文語譯。用以指稱以黏土成形,並在攝氏1200~1300度高溫下燒成的器物。在歐美,不論是否施釉,統一將這類非白色胎體的硬質器物稱為炻器,其中也包含青瓷。在日本,則主要指稱備前(Bizen)、信樂(Shigaraki)及常滑(Tokoname)等窯所燒造之無釉高溫陶器。


陶器

使用含玻璃成分(矽酸)的陶土成形,施釉後,以約攝氏800~900度至1200度燒成,胎體堅硬。在日本,廣義的陶器分類上,包含須惠器(Sueki)、備前(Bizen)、信樂(Shigaraki)、常滑(Tokoname)等高溫陶器。

瓷器

以玻璃成分(矽酸)含量高之瓷土塑形,施釉後,在約攝氏1300度的高溫下燒造,燒成後之釉與胎體近似玻璃狀態,透光性佳且幾乎不具吸水性(0.5%),叩擊後能發出如金屬般的清脆聲響。中國歷史上,多用「瓷」字表示。有時也使用「磁器」指稱河北磁州窯生產之製品。


▲To top


2.成形方法

陶瓷器有各式各樣的成形方法,依據胎土(精煉後適於製瓷作陶之胚料)的性質和器型,而擇取不同之成形方式。

手捏

不用轆轤與模具,直接以手捏方式為器物塑形。用於新石器時代之土器製作,是最為古老的成型方法。

泥條盤築

將胎土揉搓成泥條狀,再一段一段向上盤卷,最後針對接合處加以整形加固。多用製作土器與大型陶器(如甕類)等。


泥板貼合

將胎土壓製成板狀,再予以貼合成形。多用於方形或帶稜角的器物之塑形製作,如方瓶、方盒等。

模具壓製

於土製或木製之模具中,填入或注入胎土,再壓制成形之法。適用於大量生產,或製作雕塑類之複雜器型。


轆轤拉胚

將胎土置於轆轤上,利用轆轤旋轉時之離心力,再配合雙手動作,將胎土拉薄拉高,形塑出理想造型。而轆轤的構造、驅動轆轤旋轉之方式以及轆轤的旋轉方向,也根據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。以轆轤旋轉拉胚成形之方式,與單純使用迴轉台進行陶胚表面修整(修胚)有所不同。

拍壓敲擊

以泥條盤築方式作出基礎器型後,為進行調整補強,而在器物內側墊上擋板,再從外部以板狀工具敲擊拍壓器表以形塑器型的一種方式。敲擊板之表面經常刻意維持不平整的凹凸,用以防止敲擊時的胎土沾黏,也因此在器表上留下如紋樣一般的痕跡。這些因為敲擊而殘留下來的凹陷與凸起,增加了器物的表面積,作爲炊煮器具使用時,有利於更好的火力循環。


▲To top


3.各色器型

容器,底淺而平。於日本稱為「皿(sara)」。

敞口、深底之小型容器。


敞口、深底之大型容器。相當於放大的碗。

敞口寬底、具有深度之大型容器。


斂口、豐肩、深腹,器肩至器腹間體積最為膨大之容器。

俵壺

形似米袋之壺。小口、短頸,底帶圈足。


扁壺

形狀扁平之壺。成形方式,有將壺身前後拍壓成形,或是將兩片盤狀部件加以貼合,再附加圈足之方式。

小口、器體修長之容器。


玉壺春

瓶類,器口小而外翻,頸部細長,中間微微收束,器腹圓而豐滿。

梅瓶

瓶類,小口、短頸而直、豐肩,器腹至足部漸次收斂。


吐魯瓶

器型類似梅瓶之上半部造型,又稱為「太白尊」。

高足杯

器型如同附上高足之碗,上爲碗型,下爲柄狀修長之足。咸認其造型仿自西方之金銀器。從中國元代開始變得非常流行,又稱為「高腳杯」或「馬上杯」。


角杯

造型模擬自動物之角。最初的角杯應是實際挖空動物之角後使用,後改以金屬、木料,甚至陶瓷等材料製作。

水注

帶有把手和流口的容器。


容器,由形狀相似的器身與盒蓋組成。除圓形外、亦有方形,和其他各色形狀,亦稱為「合子」。



圈足

位於器物底部、用以支撐全器之底座。依據成形方法,有另行製作圈足再貼附於本體、及直接在底部旋削出圈足兩種方式。依據形狀,則可以分成「玉璧形」、以及足墻寬度較窄的圈足。此外,也有因應器型而做成方形之圈足。

卷唇

將碗、盤、瓶等器物本來薄而平的口緣,向內收捲使厚度增加,斷面呈現圓形。日文裡,稱此為「玉縁(tamabuchi)」。


疊付

圈足接地處,日文稱為「畳付(tatami-tsuki)」。

面取

在已成形之胎體上,以薄而扁平的工具(如篦),對圓弧之器面進行削整,使其成為六面或八面等多面體。除了用以製作多面造型的瓶或壺外,圈足及流口等部件,也可依此做成多面形式。


▲To top


4.裝飾方法

以各式方法,裝飾美化陶瓷器。

1.塗妝

胎土呈色不良時,可於表面塗上白色化妝土(通常為白泥),使器面變白,其上再施罩透明釉進行燒製。此法曾流行於中國的磁州窯。朝鮮時代前期,則盛行將粉青浸潤於白泥中,使其變白的「粉引(kohiki)」;及以粗毛刷於器表塗刷白泥,使器面留下刷毛般紋樣的「刷毛目(hakeme)」兩種方式。此外,也可在塗布化妝土的器表上,進一描繪或雕刻紋樣。


2.描繪

加彩

在燒製完成的土器表面上以顏料直接上色、彩繪紋樣的方式。多用於裝飾土器及陶俑。


釉下彩

於器物表面上,以含鈷、鐵、銅等成分的顏料描繪紋樣後,再施罩透明釉入窯燒製。不同成分的顏料,呈色亦不相同,有藍色、褐色和紅色等發色,分別稱為青花 /染付(sometsuke) 、鐵繪/鐵砂、釉裏紅/辰砂等。


釉上彩

在已施釉的釉面上,以顏料於釉面上進行彩繪,二次入窯低溫燒製,此種方式稱為「釉上彩」。在白瓷釉面上,彩繪紅、黄、綠、紫等顏色,此法稱為「五彩」(日文稱為「色繪(iro-e)」)。此外,釉上彩繪可再進一步加飾金彩、或與釉下彩繪結合。


3.雕刻

在已成形的胎體上,趁著胎土未乾、猶尚柔軟之際,以篦子等工具,於器表上雕刻或削劃出裝飾紋樣。

陰刻

直接刻去紋樣線條的雕刻技法,亦稱為線刻、線彫、劃花等。

陽刻

利用減地方式,刻去紋樣周圍部分,使紋樣立體立體呈現的一種雕刻技法。


刻花

雕刻紋樣時,以使刀面傾斜的斜刀方式,刻去紋樣外緣,削去部分所形成的坡面,因釉料積聚而產生釉色深淺變化,使紋樣呈現立體感。

透雕

以雕刻方式剔除紋樣周圍,產生鏤空效果的一種雕刻技法。有時也會另外製作透雕紋樣,再貼附於器物表面上。


剔花

在半乾的胎體上,塗覆與胎土顏色不同的化妝土, 削去紋樣周圍以刻畫紋飾,因化妝土削落,而使胎土顏色顯露,藉由兩者顏色的鮮明對比,凸顯紋飾效果。中國的磁州窯與朝鮮時代的粉青,經常採用此裝飾技法。


4.模印

印花

將刻有紋樣的模具按壓於胎體上,藉此蓋印出紋樣的裝飾技法。在種類上,有全模施飾完整紋樣,只需一次押印的印花模、也有小型的印章類花模及以滾動方式押印紋飾的圓筒類花模。


5.貼塑

貼花

以模型或手捏方式製作出紋樣後,再貼附於器物表面的裝飾手法。

堆花

用工具推擠出泥條,直接於器表上堆塑出紋飾的一種裝飾手法,又稱為「イッチン(ichin)」。使用白泥裝飾時,稱為「白堆」。


6.象嵌

於器表上雕飾或壓印出紋樣後,於凹陷處填入白土或赭土,再施掛釉藥入窯燒造。此種裝飾手法特別盛行於高麗青瓷。此外,也有所謂「逆象嵌」,手法是保留紋樣,反將紋樣周圍施以減地,並填入不同顏色的土料,再施釉燒成之方式。


7.絞胎

將兩種顏色不同之胎土交疊揉合後,再用以製作器型,使器物表面呈現兩色相間的條紋紋樣。


8.金彩

於陶瓷器釉面上加飾金彩的方法。以膠作為接著劑,將金箔或金泥貼附於釉面上,再入窯低溫燒成。中國明代嘉靖萬曆年間,景德鎮生產的五彩瓷器,經常以金彩加飾,此類瓷器在日稱為「金襴手(kinrande)」。


▲To top


5.釉藥的起源與釉色

釉藥係指含玻璃質成分的泥狀材質,施掛於陶瓷器表面上入窯燒成時,融化於器表所形成的玻璃狀物質。釉面層除可防止液體滲漏、抗污損,還有加強器表硬度、增加器面光澤等各種功用。施釉的做法,一般認為其受到來自於燒造無釉陶器時,燃料的草木灰飄落器表上、融化而成玻璃質地的自然釉的啟發。釉藥由玻璃質成分、助熔劑(協助釉藥易於融解)、呈色劑(使釉色呈現固有色調)組成,依據成分和燒造條件不同,進而呈現出不同的釉色。釉藥可依助熔劑、呈色劑和釉色等,進行分類:

1.依據助熔劑分類

灰釉

以木灰和石灰等作為助熔劑,融化溫度約1250度以上,屬高溫釉。中國殷商時代,即已使用灰釉。

鉛釉

以氧化鉛作為助熔劑,融化溫度約在800度,屬低溫釉。中國漢代的綠釉和唐代的三彩陶皆為鉛釉作品的代表。


石灰鹼釉

以氧化鉀和氧化納等為助熔劑的釉藥。

錫釉

以鉛和錫為助熔劑的低溫釉。在錫原料的作用下,呈現白濁的發色。


2.依呈色劑分類

銅釉

使用氧化銅為呈色劑的釉藥。依助熔劑的種類和燒成方法不同,呈現出綠(青綠釉)、青(青釉)、紅(紅釉)等不同釉色。

鐵釉

使用氧化鐵作為呈色劑的釉藥。依助熔劑的種類和燒成方法不同,呈現出青(青瓷釉)、黃(黃釉)、褐(褐釉)、柿(柿釉)、黑(黑釉)等不同釉色。


鈷釉

使用氧化鈷為呈色劑的釉藥。依助熔劑的種類和燒成方法不同,而有青、藍等不同發色。


3.依釉色分類

綠釉

以氧化銅作為呈色劑的低溫鉛釉。於氧化焰氣氛下燒製出鮮豔的綠色。

褐釉

以氧化鐵作為呈色劑的低溫鉛釉。於氧化焰氣氛下燒製出明亮的褐色。



藍釉

以氧化鈷作為呈色劑低溫鉛釉。於氧化焰氣氛下燒製出藍色。

黑釉

於灰釉中添加8~10%的氧化鐵作為呈色劑的釉料,於高溫氧化焰下燒製可得黑釉。


琉璃釉

於透明釉中添加氧化鈷作為呈色劑的釉料,於還原焰中燒製可得鮮豔的琉璃釉色。

紅釉

於透明釉中添加氧化銅作為呈色劑的釉料,於還原焰中燒制可成鮮豔的紅釉。


青瓷釉

於灰釉中添加氧化鐵為呈色劑的釉料。於還原焰中燒製可得青綠之釉色。若氧化作用發生,釉色會轉為黃褐色或黃色,在日本,被特稱為「米色青瓷(beishoku-seiji)」。

透明釉

為鐵分含量極為稀少的灰釉,屬高溫釉。以還原焰燒製後,幾乎呈現無色透明,因此施用於白瓷,或以白瓷為基底的釉下彩瓷。


▲To top


6.燒成方法與窯的種類

陶瓷器的燒成技術,起初原始,爾後逐漸提升效率,不斷發展。

野燒

將已成形的土器置於地面,其上覆蓋草木燃料,直接進行燒製。因氧氣供應充足,是以在氧化焰氣氛下燒成。溫度最高不超過800度,只適合用以燒製土器。有時也在地面上挖掘低淺土坑用以燒造。


龍窯

利用自然的傾斜坡面,挖掘出細長坑道用以燒造陶瓷器的窯。窯內構造由下而上依次為燃燒口、燃燒室和窯室,最深處設置排煙口。為增強燃燒效率,也增加傾斜坡度以及窯的長度。又稱為「登窯」、「窖窯」等,其後也發展演變出縱向串連數個窯室的分室龍窯。


馬蹄形窯

建造於平地上,平面形似馬蹄形的窯,結構依次是燃燒室和窯室,窯深處則設有煙囪。多見於中國北方,又稱為「饅頭窯」、「圓窯」。


彩繪窯

施畫釉上彩繪後進行二次燒製時所使用小型窯。燒成溫度約在700~800度之間。亦稱為「錦窯」。



氧化焰

窯內供氧充足,達到完全燃燒的氧化焰。在此燒成條件下,鐵的發色呈現黃色,銅則呈現綠色。

還原焰

窯內因供氧不足,而形成不完全燃燒的還原焰。在此狀態下,氧化物中的氧會被掠奪而發生還原反應,鐵因此呈青綠發色,銅則呈現紅色。


匣鉢

將已成形之器放入以耐火土製成之窯具,再入窯燒造,用以防止窯內的落灰及與其他器具之間的沾黏。同時,藉由匣鉢可重疊堆壘的特性,可以增加裝燒量而提升燒造效率。依據時代和地域不同,匣鉢有圓筒型和M字型等不同形式。

支燒痕

燒造時,因使用窯具或砂、石等支撐器物,而於器物底部或內底處殘留之痕跡。支燒工具的材質與形狀,依地域和時代而有差異,支燒痕的大小形狀亦因此多有不同。


▲To top


7.紋樣

陶瓷器的裝飾紋樣蘊含各種豐富含義。

傳說中的神獸,統御蒼天,平時居處水中、亦能騰雲而行、翱翔天際。龍的原型,最早見於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和殷商時期的青銅器裝飾上。龍與雲、雨,淵源甚深,是以常常可見龍紋與雲紋、波濤紋的紋飾組合。其後,龍因被視為是帝王象徵,在紋樣的使用上亦有所限制。

鳳凰

傳說中的神鳥,與風關係深厚,是為百鳥之王。 早期的鳳凰紋見於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與殷商時期的青銅器。雄為鳳,雌為凰,有時亦成對描繪。


殷商時期的青銅器上已出現虎紋裝飾。與龍、鳳凰等傳說動物不同,虎作為現實世界裡最強而有力的動物,常令人畏怖恐懼。但也因此轉為帶有避邪意涵的動物,成為器型與紋樣的取用參考的對象。除中國以外,朝鮮的陶瓷器和日本有田瓷器中,使用虎紋裝飾的例子亦不少見。

與「餘」諧音,是以蘊含富貴有餘,財富不虞匱乏的良好寓意。又魚多產之特性,故亦寓意子孫繁盛。常見紋飾組合有對魚紋、魚藻紋和水波魚紋等。朝鮮粉青器亦喜用魚紋裝飾。


蝙蝠

在中文裡,蝠與「福」諧音,故蝙蝠紋是可以進福招福的吉祥紋樣,在清代尤其常見。

牡丹

花朵豐滿,花色豔麗,為冠絕群芳的花中之王,富麗姿態亦使其成為富貴的表徵。宋代開始,牡丹紋成為流行的裝飾母題。


源自佛教的裝飾紋樣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,是以成為高潔之象徵。又因蓮根生長繁茂,蓮蓬多結蓮子,故亦有繁榮之寓意。與魚、 水禽組成之蓮池水水禽紋亦是常見母題。

寶相花

由牡丹、蓮花、石榴等元素組合而成的一種想像之花。流行於唐朝,其後持續成為陶瓷器的主要裝飾紋樣。此紋樣也傳播至朝鮮半島與日本。


松竹梅

嚴寒隆冬之際,松竹仍然長青、梅花依舊芬芳,屹立不搖的精神使其成為頑強生命力的表徵。也被稱為「歲寒三友」。

石榴、葡萄

石榴與葡萄皆生育繁茂,結實纍纍,因此蘊含豐饒、子孫繁榮之寓意,是自西亞流傳而來的紋樣。


中國傳說中的仙桃,三千年結果一次,食之可以長生不死,是以成為長壽之象徵。

八寶

源自藏傳佛教,包括法輪、法螺、幡、傘、蓮花、寶瓶、雙魚、盤長等八種吉祥紋飾,其後又加入新的元素,如寶珠、錢、靈芝與犀角等吉祥紋飾,相互搭配,形成多種八寶紋的組合。


▲To top